微比恩 > 信息聚合 >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再立功,我国实现远距离高损耗自由空间高精度时频传递

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再立功,我国实现远距离高损耗自由空间高精度时频传递

2021-04-13 07:56:02来源: IT之家

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 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及其同事张强、彭承志、姜海峰从从大气噪声、链路损耗和延迟时间方面设计了模拟实验,实现了远距离高损耗自由空间高精度时频传递,具有重要意义。据悉,此次实验在大气噪声、链路损耗、传输延迟效应等多角度仿真高轨卫星星地高精度时频传递,验证了基于中高轨卫星实现万秒 E-18 量级稳定度的星地时频传递的可行性,为未来空间光频标科学实验和洲际光钟频率传递和比对奠定基础。该团队选用双光梳线性光学采样的时间测量技术路线,这种方式相对于多频微波、单光子等测量方法兼具高测量分辨率和断光续传可靠性等优点,但实现方式更加复杂。他们在上海搭建了一条长达 16 公里的水平大气自由空间高精度的双光梳时频传递链路,在 72dB 平均链路损耗和模拟长达 1s 链路传输延迟下,成功实现了 4E-18@3000s 稳定度的时频传递。据称,新型光频标技术精准程度目前已经比原有 “秒”定义频标好两个数量级

关注公众号